5月17日上午,在醴陵陶瓷学院图书馆报告厅进行醴陵市陶瓷艺术人才瓷艺创作高级研修班第八讲,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建毛主讲,主题为《醴陵窑——中国近代瓷业的开端》。
讲座上,李建毛提出醴陵窑发展的三个过程。第一;源远流长的瓷业史。第二,熊希龄实业救国与醴陵窑的转型。第三,湖南瓷业学校与瓷业公司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第一,醴陵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陶瓷就有所发展,青白瓷是南宋时期受景德镇影响兴起的瓷窑,醴陵天然优势有交通便利,瓷矿富区,燃料丰富,故产品较混合型窑胎质细腻,轻薄坚致可与景德镇产品媲美,窑址分布从浏阳到醴陵向西到衡阳,再由湘江流域往资水流域延伸。
第二,他提到,在清末民初时期,熊希龄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远赴日本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的制瓷工艺。受日本产品精美之启发,决定在醴陵发展细瓷业。在醴陵姜湾创办湖南瓷业学堂,聘请日本和景德镇技师为教员,改良旧制,创烧成功釉下五彩瓷,又开设湖南瓷业公司,开始大规模细瓷生产。于是,湖南醴陵窑书写了辉煌篇章。
第三,对于湖南瓷业学校,1906年熊希龄任学堂校长在期间聘请六位日本陶瓷专家,在瓷泥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对于瓷业公司,首先,公司的管理方式和融资方式发生改变;其次,从手工业转型到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营模式改变:由传统家庭作坊到近代企业管理模式。并进行了改良窑炉;釉下五彩;独特的彩绘工艺的三大技术突破。
醴陵窑陶瓷制品四获嘉奖;民国四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由此,醴陵釉下五彩名扬天下,由小县城升为与景德镇媲美的瓷城,开启了中国瓷业和陶瓷职业教育的转型,为中国制瓷业打开了新的篇章。
在互动提问环节,李建毛也与学员们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学员们对醴陵窑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