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下午,醴陵陶瓷学院在实训楼211隆重召开“电瓷产业精英班”培养模式讨论会。此次会议汇聚政、校、行、企多方力量,旨在破解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难题,为醴陵电瓷产业量身打造“好用、适用、顶用”的技术骨干培养方案,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醴陵市教育局局长徐峰、电瓷电器行业商会会长万四海,华鑫电瓷、阳东电瓷、东方电瓷、新世纪陶瓷、湖电电力等龙头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专家,与醴陵陶瓷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共同参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宋魁主持。
会议伊始,学院院长张波致欢迎词并介绍学院人才培养概况。他指出,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对接产业、服务地方”为办学定位,构建了“专业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对接的办学体系。目前学院已获批12个省级教改项目及“陶瓷产品设计研发”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多个省级以上平台,办学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认可,为电瓷产业精英班的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核心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电瓷产业精英班”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深入交流。针对当前多数工科专业“知识体系落后于企业、脱离产业需求”导致“企业不好用、学生留不下”的痛点,校企双方一致认为“产教深度融合”是破局关键。
电瓷电器行业商会会长万四海表示,醴陵电瓷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急需高素质技术人才,精英班的“定制化”培养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望解决企业“招工难、留才难”问题,商会将组织会员企业全力配合,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岗位与企业导师资源。
醴陵市教育局局长徐峰强调,此次校企协同打造电瓷产业精英班,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高校与地方要形成“师生走出去、企业走进来”的常态局面。教育局将在政策支持、资源协调等方面给予保障,推动形成“校企共育、人才共用”的长效机制,为醴陵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精英班的培养模式设计从大三开始选拔学生,优先选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落实“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1名校内导师与1名企业导师;创新采用“分散式+贯通式”实习模式,从大三起让学生持续接触企业现场,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考核评价体系由“学校评价”转向“企业评价”,并设置末尾淘汰机制,确保了培养质量契合企业需求。
